比特币减半倒计时得太们牛历快史告诉我市不会来

比特币减半倒计时:历史告诉我们牛市不会来得太快
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每次临近比特币减半,市场情绪总会特别微妙。2024年就要迎来第四次减半了,但先别急着梭哈——如果历史真的会重演,我们可能要等到2025年才能看到真正的牛市。
长期持有者的"囤币密码"
说到市场信号,我最关注的就是那些"老炮儿"们的动向。这些人手里攥着比特币好几年都不动,就像我家楼下那个囤了一屋子茅台的老大爷。有趣的是,每当他们的持仓比例接近历史高点时,往往就意味着市场快要见底了。
还记得2022年底那次暴跌吗?当时币圈哀鸿遍野,但你知道吗?这些长期持有者不仅没跑,反而在默默加仓。这就好比在暴风雪中看见有人悠闲地往购物车里塞冰淇淋——要么是疯了,要么就是知道春天要来了。
最近我看到@therationalroot发的图表,长期持有者的持仓比例已经逼近76%,距离历史最高纪录只有一步之遥。这个场景似曾相识,2015年底就出现过类似的情况,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们都知道了。
神秘的85%时间窗口
更值得玩味的是时间周期。从上一次减半到现在,已经走完了85%的时间。这就好像一场马拉松,我们已经跑了35公里,但最后的7公里往往才是最煎熬的。
回顾前几轮周期,剩下的15%时间里价格基本都在横盘。想想2020年初那次暴跌,多少人被洗下车了?结果没过几个月就迎来了史诗级牛市。这次会不会也是这样?我不敢打包票,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
减半后的"静默期"
很多人以为减半就是牛市的发令枪,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个定时炸弹的引信。从过去的经验看,减半后的6-12个月市场才会真正启动。这就好比种庄稼,4月份播种,要等到秋天才会有收成。
所以我经常跟新韭菜说:耐心点。那些指望减半当天就开始暴涨的朋友,最后往往会失望离场。真正的财富密码是什么?是在别人失去耐心的时候,你还能稳稳地拿着。
说到底,投资比特币就像等待一场期待已久的演唱会。门票已经买好(减半即将到来),但我们还得忍受漫长的暖场表演(横盘震荡),直到主角真正登场(牛市启动)。在这个过程中,最重要的是——别在暖场环节就睡着了。
相关文章
- 最近比特币圈子可热闹了,一个叫Alpha的新项目横空出世,号称要颠覆传统的社交网络模式。这个由Punk3700团队打造的项目,本质上是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,但玩法相当另类——他们把社交互动都变成了可以交易的代币。说实话,这主意挺酷的,不过圈内老炮儿们也在嘀咕:这到底是真革命,还是又一个噱头?48小时诞生的社交金融实验说起Alpha的诞生,简直像个传奇故事。团队就用了两天时间,在编程马拉松上把它给捣...2025-09-17
- 记得去年10月那份《香港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》发布时,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。作为深耕金融科技领域多年的观察者,我亲眼见证了香港这座国际金融中心如何以开放姿态拥抱Web3浪潮。如今一年多过去,香港的Web3产业政策已经形成清晰的演进轨迹。政策红利:香港Web3发展的三级跳政策推进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:第一乐章 - 2022年10月,港府高调宣布打造全球虚拟资产中心,这就像给整个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。...2025-09-17
- 昨晚以太坊这波行情真是让人捏把汗啊!价格先是跌破1562美元,就像过山车一样往下冲,但有趣的是,它又晃晃悠悠地爬回了38.2%的斐波那契回撤位附近。我盯着盘面看了半天,发现1560这个位置就像个倔强的小强,被多次测试就是坚挺不破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发现1550-1560这个区间已经明显形成了强支撑带。就像我们小区门口的那家早餐店,价格再波动也跌不破某个底线。而1600美...2025-09-17
- 最近美国政坛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——一位重量级参议员竟然亲自致信SEC主席,呼吁批准现货比特币ETF。要知道在华盛顿,能让政客们放下党派之争共同关注的议题可不多,数字货币显然正在成为新的焦点。小白也能懂的比特币ETF解释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比特币ETF时也是一头雾水。后来才搞明白,这就像是在超市买包装好的水果拼盘,而不是直接去农贸市场挑选单个水果。具体来说,现货比特币ETF就是基金经理帮你买好比特币...2025-09-17
- 还记得2024年大家都在讨论"以太坊到底值不值得投"时的纠结模样吗?谁能想到短短一年后,这只曾经的"丑小鸭"摇身一变成了华尔街的新宠儿。美联储降息预期、特朗普政府的监管松绑、再加上KOL们的疯狂带货——以太坊终于甩掉了"没有落地应用"的帽子,成为加密世界的当红炸子鸡。从游戏少年到以太坊之父的故事说到以太坊,不得不提它的创始人维塔利克(Vitalik Buterin)。这位俄罗斯裔程序员的故事简直可...2025-09-17
- 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,Jerry Huang在游戏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后,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创作方法论。从早期的3G手游时代到如今的Web3革命,他始终坚信一件事:游戏创作的核心不在于技术有多炫,而在于能否准确抓住玩家的心理需求。欲望是第一生产力记得我刚开始做第一款游戏时,整天纠结于画面品质和技术实现。直到有天看到玩家们为了一个简单的排行榜争得面红耳赤,才恍然大悟——真正驱动游戏的不是别的,正是人性深...2025-09-17
最新评论